医学院三下乡专题|基础医学院师生赴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追寻红色医踪 感悟战地救护
2025年8月6日下午,攀枝花学院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任娟率师生团队赴巴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落实《“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要求,传承红色卫生文化,系统考察1932-1935年川陕苏区卫生体系与战地救护经验,探寻其当代启示。
团队在“红色医疗”展厅辨识竹制担架、中草药标本等8件珍贵文物,分析《红军卫生条例》中“就地取材”、“群众医护”核心条款,并在情景教学区还原战场包扎流程。
医学院团委书记李静指出:“苏区自制的桑皮缝合线、桐油止血剂,彰显了战时医疗的本土化智慧。”实践形成《川陕苏区战地救护技术图谱》初稿,整理5类药材替代方案案例,并采集红军护士学校课程表等3份珍贵档案,为医学院“军事医学史”课程开发提供实证支撑。医学院党委副书记任娟总结指出,此次调研深化了医学生对救死扶伤使命的认知,是“红医精神”育人实践的重要延伸,也为当代基层医疗应急体系建设提供了历史参照。师生们深受触动,表示要传承红色卫生基因,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融入未来学习和工作中。
本次实践既强化了医学生“人民至上”的职业使命感,也是基础医学院“红医精神”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更为挖掘西部红色医疗遗产提供了学术新路径。